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好花

常开

何必园林烂漫栽,

千花万卉手中裁。

秋菊、海棠、冬梅一起盛开的春天,你见过吗?

“好花常开,好景常在"是人们心底美好的意愿,然而四季变迁,繁花易逝,为了美好长存,中国古人就在使用鲜花之外,采用各种材料方法仿制鲜花,造出许多“像生花”。

古代文献中,真花被称为“生花”,人工仿制的假花则称为“像生花”或“彩花”。一度备受追捧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就有提到像生花。

中国传统造花工艺有很多种,如通草花、绒花、纸花、绢蜡花,出售工艺花的店铺称为像生肆。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一道懿旨:“舍弃珠翠,改以通草绒花为饰”,也让古老的通草花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

天艺坊用通草制作的梅花、桃花

沧海

拾遗

那颗遗落在旧日的明珠

等待被再次拾起

通草花并不是通草开的花,而是通过特殊的手艺,将取自云贵高原的名贵药材——通草,制作成精美的工艺花。通草花质地柔和、色调秀雅,可与真花媲美,作为装饰品可以摆很长的时间,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苏轼《四花相似说》曾这样形容它:“荼縻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

漂白后的通草根

在过往的岁月中,扬州通草花曾经风靡全国,妇女以佩戴通草花制作的胸花和头饰花为时尚,宋人王观《芍药谱》曾有记载:“扬人无贵贱皆戴花。”,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五也曾记录当时通草花的流行:“两边的鬓上各倒插一朵通草花。”

年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全国通草花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仅剩下扬州钱宏仁和戴春富两位老人。

扬州天艺坊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非遗的传承保护,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一直寻找机会拜师学艺,想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于是几番周折,天艺坊非遗工坊的三位手艺人有幸拜得两位大师为师,跟随其学习通草花制作技艺。

天艺坊屈春美,黄春兰,李学凤向钱宏仁大师学习中

图左二为年近80岁的江苏省非遗传承人钱宏仁大师

天艺坊手艺人通草花创作ing

通草花的制作工艺复杂,以通草木的根茎作为原材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做叶子、传杆子、栽盆、装镜框、整理等多道工艺流程纯手工制作。

做叶子花蕊、花杆

天艺坊用通草制作的桃花插瓶

天艺坊用通草制作的菊花系列

这一道道工艺,每一道都需要制作者有足够的耐心,还需要长久制作积累起的手感和技巧。从花瓣、花叶,到花茎、花盆,无不需要悉心揣摩,求准求精。比如做花瓣的时候,先用剪刀剪出上窄下宽的长条形状,再用湿毛巾润湿它,因为通草片需要加湿才有韧性,然后通过捏、捻、揉将其制成各种花瓣造型,再加以组合上色,才能做成完整的花型。

天艺坊正在制作的紫藤萝花

天艺坊正在制作的琼花

四季如一,不会凋零的通草花,见证着人们的智慧巧思,历经光阴留存为古城的生活风味。通草花也是一个人,一座城的记忆与留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队伍中来,让永不凋零的花开遍大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扬州天艺坊,

观妙手变幻四季之华,

百花齐放只为等你!

非遗传承匠心精制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kl/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