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赵鸣芳教授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
医案分享患者某女,33岁,于年1月18日初诊。患者被痛经困扰多年,虽然月经规律,但经行第二天腹痛非常明显,疼痛剧烈时甚至有恶心、汗出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赵教授详细询问,发现患者除痛经外,还有月经量少、月经血块多等症状。问及日常,患者表示平素即畏寒明显,一到冬天手足冰冷,且自觉疲乏明显;平时饮食可,但大便干燥难行,三、四日才解一次。望诊可见患者面色稍黄,近半年开始有明显的黄褐斑,舌淡红、苔薄白。 赵教授予方如下: 当归20g,桂枝10g,生地20g,川芎10g,炒白芍15g,细辛5g通草6g,熟地15g,炙甘草6g。生姜15g,红枣15g2月8日复诊,患者服药后手足冰凉缓解明显,大便有所好转,可2-3天解一次,唯发一口疮。赵教授在上方基础上加升麻10g,姜半夏10g。2月22日患者三诊,自述唯口腔溃疡未愈,余症皆缓解,大便正常,2月13日末次经潮时,血块减少,疼痛、腹冷等症状均显著减轻。赵教授续方14付巩固。案例分析 赵教授初诊拟方,为加味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功效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遂呈现手足厥寒(冰冷)的症状,又因血行不利,还可兼见肢体疼痛如本案中的痛经等症状。当归四逆汤中,当归为君药,此药甘温又有辛味,除养血和血外,还可行血;白芍味酸,可助当归养血;桂枝辛温通阳,有细辛相配,能除陈寒痼冷、温通血脉;又加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以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七味药合用,既能养血通脉,又能散厥阴寒凝,以治血虚寒凝之病。此案中患者“面色黄”“月经量少”,可知其有血虚,“手足冰冷”即为伤寒论原文中的“厥寒”,由症状知其病机为“血虚寒凝”,故赵教授选择了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方中加熟地,乃是取四物汤之意,增强补血的功效;患者大便干燥是因为血虚而阴液不足,故又在方中加生地补养阴液,润肠通便。赵教授立意病机,又充分考虑患者的症状,精准组方,一剂患者症状即显著改善,守方再进,必能获得全功。*中药讲究辨病辨证论治,一证一方,本文仅供科普交流,请勿套方! 中医世家赵鸣芳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医学博士,六代中医世家传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经方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经典方药应用规律研究,近40年临床,在使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次受邀出访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和临床诊疗。 1、呼吸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长期发热、久咳、干咳、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溃疡、胃炎、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长期便秘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反复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小便淋漓不尽、小腹胀痛等; 4、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等; 5、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6、皮肤病:牛皮癣、湿疹、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7、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高尿酸)治疗; 8、各科中晚期癌症及癌前病变; 9、亚健康的调理与养生保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六代中医世家传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lb/10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初为人母怎能没有猪脚通草催奶汤
- 下一篇文章: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清热解毒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