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讲座告诉你古老的广府明信片通草画
北京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85198/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1月9日,在广州扶光书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通草画讲座。 通草水彩画,简称通草画,是基于18世纪、19世纪在“欧洲中国风”的历史背景下,广州十三行的民间画匠为迎合外国客商的趣味而绘制的一种外销工艺美术作品。以通脱木茎髓剖制成的通草片为纸材,精心彩绘广州口岸风情以及岭南地区的各色人物、花鸟虫鱼、社会百态以及习俗节庆。这些通草画充分展现了广州“千年商都”的独特文化魅力,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清末的社会生活史、对外商贸史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讲座现场 讲座的主讲人,是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颜康平。他指出,广州学术界对于通草画的研究约始于年。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对于通草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应该看到,过去对通草画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为图像史料所承载的商贸交往、民俗文化价值上,而对于其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则相对未受到重视。因此在讲座中,颜康平以17世纪以来中西方的文化艺术交流为切入点,从艺术史和艺术学的角度去探讨通草画的技法渊源、绘制技巧以及艺术特色。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文化和艺术爱好者参加。毕业于美术院校的郑小姐,喜欢画油画,现在是一名校外美术培训老师。她曾在国外留学时看过博物馆中的通草画,当时就已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一直缺少可以深入了解的机会。得知扶光书店举办通草画讲座,便特意约上老同学一起前来“取经”,看看通草画究竟怎么画。来之前她就带着这样一个问题:通草画为何总呈现出一种“亦中亦西”的艺术风格? 对此,颜康平在讲座中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清代十三行的外销画画匠大多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工笔画绘画功底,在绘制通草画等外销画时也多遵从“以线造型”的基本原则,特别在人物画中更是明显可见“尊大卑小”的传统构图观念;但为了更好地满足外国客商的审美趣味,而有意吸收学习了西方的明暗、透视等技法,因此便形成了一种融贯中西的外销画艺术风格。 颜康平进一步指出,虽然画工们对于西方绘画技法的学习往往只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的简单模仿,却可以反映出他们有着强烈的市场意识,充分体现出广州人敢于创新、主动求变的精神。 颜康平指导孩子们绘制通草画 通草画经过约20年的“复归”,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它的活化和传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化讲座之后,颜老师指导小朋友们使用现代软头水彩笔、毛笔等绘制一张市花红棉通草画,让孩子们感受年前画师绘制“广府明信片”的乐趣。 讲座现场还展示了不同形态的通草片、颜老师收藏的19世纪通草画以及他本人近年创作的通草画。 颜康平通草画/英雄颂/18.5×22.5cm 颜康平通草画/过年舞狮/13.5×19cm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主办方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lb/11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国庆节,长沙生态动物园小飞象带你
- 下一篇文章: 这东西,俗称通草,市面每斤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