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纸:

它干燥时易碎易裂,一浸水就柔软膨胀,好像活过来了。

有一种画:

它多年前远销海外,但在国内却销声匿迹,直到21世纪一位英国人将它带回我们的视线。

有一群画家:

他们是19世纪外国人心中的“明星画家”,不约而同都名叫“呱”。

让我们一起翻开《非遗玩家·通草画》,走进神奇的通草世界吧~

19世纪的广州名片——通草画

通草画,又称蓪纸画,以通脱木树芯制成通草片在其上作画。

19世纪时,由于通草片不但材质洁白、吸水性好、通透性强,而且价格适宜,被用作画纸。广州的画师结合西洋绘画技法,用水彩颜料在通草片上作画,画面极具真实感和立体感,内容体现广府地域文化特色。

右滑看更多漂亮的通草画

19世纪40年代,随着摄影术开始普及,照相业开始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工作,通草画和通脱木渐渐地消失于广州人的记忆中,在中国国内销声匿迹。

0年,英国老爷爷伊凡·威廉斯把漂泊海外一个多世纪的70幅通草画捐赠给广州,由广州博物馆收藏,让通草画重新走进我们的视线。想听伊凡爷爷讲述更多通草画的传奇故事吗?扫描书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yf/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