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通草情

——通草画的前世今生

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VS大南路小学

踏春、赏春、惜春

春天里有太多的美物发生

亦发生太多的故事

在广州图书馆

海丝三百年间的外销珍藏美画

正在春风中述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这其中

有一段与粤彩大南的故事不谋而合

皆因大家都恋上这美丽的通草

在通草纸上

邂逅一段穿越的通草情

通草画系乜?

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五加科(Araliaceae)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华南和台湾,是制宣纸的原料。将茎的中心组织取出,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画纸。

通草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近年来,通草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州图书馆与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联手在广图展馆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文献系列展,从其馆藏中挑选具代表性通草画,全面反映十三行时期外销画作品的全面风貌,给观众了解广州在海上丝路那段辉煌历史的同时分享二百年前广州人的艺术画作佳品,得到视觉上的满足感

博物馆中的通草古画

(以上文字、图片来自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的《画恋·海丝三百年珍画赏》)

大南孩子的通草今作

大南路小学早在年开展了通草画的传承研究。有别于通草古画的白描、彩绘手法,学校更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