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中医医案摘录2久治不愈的关节肿痛
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此皆是阳虚证。 下面举个因为庸医不识阳虚假象,结果滥用寒凉中药,导致关节肿痛久治不愈的例子。 年,一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的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 其方:附片25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 一剂后症状即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此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 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炙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 此症我先是思考了前医的处方。首诊病人没有带来他医的处方,但根据病状,病人一年治疗没有效果,我猜想到,他医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之剂。因为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而时医也多从热毒考虑,此为一。其二,病人脉沉细,右尺特别沉。典型的阳虚之脉。且环唇区乃肾区,其色苍白,肾阳虚可知。其三,服补阳药有效后,再服症状不减。此时,我曾细细思考,是否补阳已足。但观其脉,其环唇色泽,知病情仍为阳虚,于是加足四逆汤用量,以恢复病人的真阳。病人病情稳定,已逐渐好转。 此例病人还算是幸运的,还有大量的病人正在遭受着寒凉药物的折磨,虽然其表现为热象,但阳虚的根本却没有人重视。这样的病人多是三阴体质,其病象也必是真阳虚于下而假热炎于上之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症多是此类。每见医生治疗急症危症时,不知阳气欲脱时的假热之象,误用大量清热寒凉药,如此而导致病人衰危而致不救者大有人在。滥用苦寒药之危害非常巨大,实在是罄竹难书。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临床表现好象是阴虚火旺,于是滋阴降火,与西药一起降压压糖,扼杀生机,由此而产生的大量慢性病、疑难病目前已经在社会上非常普及了。此时仍不思救危扶困,更待何时呢? 所谓治病,就是通过针药的方法扶正祛邪。其中第一步是扶正。阳气就是人的生命,先要把阳气扶起来,积累一些生命的能力,然后再考虑祛除邪气。而所谓的祛邪,其本质也是靠人体自身的阳气来完成的。 我从阳气立论,凡病先判断阳证阴证,次按五行之理分析东西南北中之阳气状态,总之皆以生长化收藏之阳气盛衰立论。但并不是说就没有真正的热,没有真正的火邪,没有热病。有,但不能把所有的病都说成是热,也不能把所有的病说成是寒,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从真实情况统计结果来看,阳虚者十有八九,阳盛者百无二三,真正盛的人有几个?因为阳虚,导致了大量慢性病、疑难杂病的出现,因此,重视补阳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补阳药并不会导致温燥之弊端。一方面,附子温,并不燥,不伤阴。且附子可温阳,阳能化气,气化则水湿自能通行全身。阴虚之证,附子可化水而润之。再者,目前不少病症,确是多为阳虚。我可以举出一大堆的病例来,从脊髓炎、脑干脑炎到各种关节炎,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到脱发,到肾炎,再到小儿脑瘫,到亚健康等,多是阳虚。重用补阳之剂的确解决了病人的痛苦。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病变种类不同,也不致于万病皆需补阳,必要的时候也一定要用滋阴法,或者滋阴药。我重视阳气,但不致于胶柱鼓瑟,只会扶阳。该用附子,就用。偏有阴虚了,当用滋阴中药,为什么不用呢?病有六经,附子偏于三阴。哪个医生会天天只看三阴病?外感风热,难道也一定要用上附子来逞能吗?我想没有人这么无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8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公英散微粉高效控制乳房炎发病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