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ldquo医药rdquo通草
通草 Tōngcǎo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主产于广西、四川。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髓部,理直,晒干。切厚片。本品气微,味淡。以色白者为佳。生用。 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应用1湿热淋证,水肿尿少本品味甘淡性寒而体轻,入手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产后乳汁不下本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常与穿山甲、王不留行、木通等同用。 此外,本品可用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症,常与薏苡仁、白蔻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 煎服,3~5g。 孕妇慎用。 附: 通草、木通名称不同,气味有别。但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草”。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 《神农本草经》 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治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本草害利》凌奂通草——泻心次将 〔害〕其气寒降,中寒者勿服,虚脱人及孕妇均忌。 〔利〕色白气寒,体轻味淡,故入肺经,引热下行,味淡而升,故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凡利小便,必先上清心火,而后能下行也。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用之立通,故名之。 〔修治〕采茎肥大围数寸者,取茎中瓤正白用。 ——通草: 为利水退热之品;与灯草同功,能引热下行而利小便,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凡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用之皆可通。 END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9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医案知名医第3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