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9312760066717&wfr=spider&for=pc

“微”观越秀,“博”大精深

微型博物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体量不大而内涵颇深

见微知著

走进越秀微型博物馆

推开“微博”之门

寻找最耐人寻味的故事

全球原创首发

“微”观越秀·“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制作的越秀“微博”地图。点开图片,带你“馆窥越秀”。

电脑时代,“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作为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为大家熟知,“壹号见”今天要向大家讲述的,是广州街坊口中的另一种“微博”。

这种“微博”是“微型博物馆”的简称。越秀区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而“微博”又是其博物馆中颇具特色,又常常给人意外之喜的一种。区内大小微博共34个,它们一般隐藏在社区内、巷子中,体量不大而内涵颇深,蕴藏着老广州的记忆密码,述说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

夏鼎商彝,秦砖汉瓦——

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

普公古陶瓷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以高古陶瓷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1到4楼都摆满了精美的藏品。

普公者,普及公众之意也,亦暗含此博物馆创始人为“蒲公”蒲重良之意。蒲先生是优秀粤商、企业家、著名收藏家及水利专家。开馆初衷是期望通过对汉代无釉陶、釉陶、汉两彩陶、汉代青瓷、汉代陶瓷雕塑等珍贵文物的展出,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在英语里,中国的拼写是China,瓷器是china,而陶器是chinaware,可见陶瓷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物品。由于展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没有现代藏品,因而将该馆更名为“普公古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门口的“普公古陶瓷博物馆”馆名,由“人间国宝”“瓷圣”“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手书放大而成。馆内藏品全部为馆主私藏,如今,高品质私藏开始面向更多公众,走进更多普通街坊的视野。)

(该馆以时间为序,设置仰韶彩陶文化、良渚黑陶文化等远古展品,以及夏至清各朝代的陶瓷藏品。)

(二楼为中国陶瓷发展史展厅,从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展品开始,将中国陶瓷文化起源、发展的脉络展现于观者面前。)

(镇馆之宝——“嫦娥舞月”汉代女舞俑。)

(奏乐俑头戴三花,置琴于双腿上,左手揉弦,右手弹拨,头微上扬,面带微笑。)

(这些陶俑反映出汉代一度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社会景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1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