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白通草,这几个特点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白通草”,这几个特点要知道。 白通草,在现代中药里更常写作“通草”,也就是一种白色的、泡沫状中药,来源是植物茎秆中的那些髓质。 作为一味常用中药,白通草的入药记载也很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了,并被列为中品。 随着时代的演变,现代市面上的通草大概分为两种,一种空心,一种实心。而两者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以前者空心通草为佳。 下面,我们先从两部分来简单介绍一下两种通草: 1、空心通草:又叫大通草、通脱木。植物来源是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均有野生。 空心通草外观上的茎髓为圆柱形,长大概在30到50厘米左右,直径在1.5到2厘米之间。表面颜色洁白,并有纵向的纹理。中间有一条直径0.5到1厘米左右的半透明圆形薄膜。 纵向剖开后,能看到整齐排列的间隔,通草的质地疏松而轻浮,能漂浮在水面,还能吸水,且容易折断,折断面平坦而有银白色的闪光,气无味淡,入药者以条粗壮,色洁白,中央有薄膜者为佳。 2、实心通草: 实心通草又叫小通草或者通草棍,植物来源为旌节花科小乔木植物,是通条树以及一些同属植物的干燥茎髓,在川、鄂、桂、等地均有野生。 外观上,实心通草的茎髓为细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在0.4到1厘米之间,表面白色或者稍微泛黄,表面平滑,没有纵向的纹理,质地也松软,还容易弯曲,手捏就能使其变形。 实心通草的断面为洁白色,没有空心。水浸后的外表及断面都有粘滑感,气无,味淡,入药者以条均匀,色白,无霉斑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无论是空心通草还是实心通草,它们的主要成分就是肌醇,这些物质有一定的利尿和催乳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通草性味甘淡而寒,能入肺胃二经,主要就是能清热利尿,通经下乳,常被用于各种湿热尿赤、淋证尿闭、尿癃水肿、乳汁不下之证。 综合历代医家对于白通草的使用经验,大致有如下几点: 1、通经下乳: 对于古代产科来说,由于营养缺乏,或者古代女性心理情绪影响,产后少乳者是非常多见的。 而如何催乳,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古人很重视一个“通”字,而白通草性味稍显平和,就是其中的代表,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之类配伍,如下乳方。 2、清利湿热: 湿热轻证一般被叫作“湿温”,症见发热不扬,汗出油腻、头昏头重如裹,小便热涩而频等等,白通草常与滑石、生地、淡竹叶等配伍。 需要注意的是,白通草性善滑利下行,胎孕期是不适宜使用的。 关于通草的炮制,也简单说几句: 古代有将空心通草切成方形的片状使用者,叫作“方通”,甚至有切成丝使用者,基本都是为了便于配剂和美观,不影响功用。 此外,古人还把木通叫作“通草”,和我们现代人说的通草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因此,为了便于区分,现在一般将通草写作“白通草”,而我们在阅读学习古方的时候,最需要注意这点。 灯芯草和通草外观质地相似,灯芯草直径更细小而长,也更柔软,白通草质地相对更粗短而较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11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95后年轻人也爱传统工艺云南大学生手作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