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文化外修技能记芜湖市旗袍协会手鼓
芜湖市旗袍协会手鼓班于年12月3日在徽商艺术博物馆内开展了一次富含文化底蕴的户外公开课,来一次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学员们在参观欣赏家乡历史文化艺术藏品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在鼓圈和韵律活动中油然而生对非洲鼓的酷爱之情,提升了演奏技能。以达“内修文化外修技能”。 上午九时许,学员们纷纷踏至馆内,目睹白墙灰瓦间点缀着亭台回廊,恍如在闹市中走进小桥流水的徽州人家。公开课在非洲乐曲《BeauBlack-HereComestheLionGuard》中开启,伴随着充满西非原始野性的韵律,学员们在周瑜老师的带领下舞动身躯、放飞心情,任思绪驰骋,凭舞姿豪放,享受韵律带来的快乐。在做了每日必练基础训练后,周老师给大家做高难度节奏带练,把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易掌握的节奏型分组对比练习,进一步辨析附点和非附点、前十六分和后十六分、不同位置的空拍节奏的理解与掌握,并手把手的进行指导。鼓圈活动更是让学员们喜爱,大家轮流做活动的引领者,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动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声势韵律中感受并表达节奏的快慢、强弱、连停等,感悟鼓圈文化的“不教而教”,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轻轻松松的掌握了日常教学中难以掌握的技能。班长王茵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练鼓经验和方法,受到学员们一致赞同,并立志以她为榜样刻苦练习。日常生活中利用点滴时间练习已成为手鼓班学员的常态。周老师还向学员们传授了非洲鼓文化——非洲鼓不单单是乐器,它还传承者非洲大地的传统、思想、艺术、历史、宗教等,它能用不同的节奏、韵律表达不同的含义,它是“会说话的鼓”。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参观徽商艺术博物馆和芜湖铁画艺术馆,徽商艺术博物馆内珍藏着数以万件计的藏品,讲述着徽商以及芜湖发展史上的列列故事,更有历代名人字画、名木古树。让我们懂得徽商与其他商人的不同之处就是“贾而好文”,他们重视文化教育,所以能称雄商界,并被冠名为“儒商”。铁画是芜湖人的骄傲,它始于康熙年间,芜湖铁画艺术馆内不仅藏有诸多的铁画作品,还能看到有被列入芜湖三画的“堆漆画”和“通草画”,展厅内不仅有后人临摹汤天池的铁画作品,还有缩小版的知名铁画作品《迎客松》(原版珍藏在人民大会堂里),通过诸多照片和文字介绍展现出铁画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历程。 文化修养是团队建设的根基,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希冀在提升学员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练就鼓德与鼓技,打造一支内外兼修的团队。 参观过后大家在馆内走秀、拍照,留下美好的记忆。 感谢徽商艺术博物馆和芜湖市铁画艺术馆提供的场地与参观解说,感谢学员吴文瑶和班长颜晓霞为此次活动所做的一切幕后工作。 文稿:周瑜 图片及视频:手鼓班师生 编辑:欧腊英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7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劝告大家ldquo神药rdquo
- 下一篇文章: 最美人间五月天,ldquo粤见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