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材功效大全通草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归肺、胃经,清势利水;通乳,用于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1《本草拾遗》:无毒。2《医学启源》:气平,味甘。3《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4《纲目》:甘淡,寒,无毒。归经 入肺、胃经。 1《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3《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在编辑器中,点击列表项,在下方的操作项中点击复制,ctrl+v粘贴,可增加列表项 功效作用 清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克。 通草适合人群: 气阴两虚、中寒、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通草食疗作用: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肾、膀胱经;气薄质轻,升而复降 具有清热利水,下乳通窍 主治小便不利,诸淋涩痛,水肿,黄疸,湿温病,产后乳少,乳汁不下,目昏耳聋,鼻寒失音,经闭带下。 通草做法指导:1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者,可与茯苓皮、泽泻白术等配伍,以增渗湿利水之效。2产后气血不足、乳少、乳汁不通者,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当归等配伍,以增补虚下乳之功。3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4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5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z/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