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启示养筋汤治膝伤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病人问老师说,我这膝关节痛能不能也用威灵仙、红花加醋熬呢? 老师说,骨病、骨刺可以,但膝盖是筋出现了问题,要养肝血。原来关节屈伸不利,特别是膝关节主要是病在筋而不是病在骨,因为膝为筋之府,这时治疗思路一般偏重于养肝血,血足筋自柔。 病人又问,大夫我这手抖是什么问题呢?老师说,是血不养筋,少发脾气,大怒消耗肝阴,少看电视上网,久视消耗肝血。 这个病人说她蹲不下去,筋骨绷得紧紧的。一到凌晨三点多,关节就特别肿痛。老师摸她脉,说这也是肺气宣发肃降失常,肺气宣发太过,金克木,人很烦躁,肝血变少。肺主治节,周身上下的关节问题,也要找到肺上。 老师叫她伸出舌头来,舌苔薄白,有些干,说话声音也有些沙哑。肺主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周身上下的水津。肺宣发肃降失常,也容易出现口舌干燥。 老师就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宣降肺气,用麻黄汤,二是养血柔肝,用养筋汤。还加了白茅根、芦根、通草、槟榔,引周身水气下行,使清气上升。 颈部筋骨不利索,是因为津气不能上行下达,所以用葛根加牡蛎,一个使清阳之气上升,一个使浊阴之水下达。此二药,治疗颈椎不利索,极效! 我们这里特别提到养筋汤,这是老师从《辨证录》中挖掘到的一个良方,治疗各种膝关节屈伸不利,筋骨僵硬的病症。甚至是周身疼痛,手臂酸麻,属于肝血亏少、肾精不足都有显著疗效。养筋汤只有五味药,我们编成方歌曰: 养筋芍地酸麦天, 养血舒筋两法兼。 这养筋汤就五味药,白芍、熟地黄、酸枣仁、麦冬、巴戟天。古书上称养筋汤:“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酸麻疼痛之症大除。” 我们以为这个方老师就算开好了。后来又加入附子,因为养阴血的药都偏于柔腻滋润,在各种养阴的药中点上一两味温阳的药物,就是中医阴中求阳的思路,附子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张景岳说过:“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老师说,这病人长期阴寒,要把他肾中阳气烧起来,烧起来关节肿痛就会减轻。老师把这种治法形象地比作煤油燃烧,人体的阴液就是油,命门火气就是火柴,身体的阴液没有阳火去温煦点燃,浑身都会觉得寒冷难受。一根火柴棒可以把一地的煤油点燃,一味附子可以把养筋汤中滋阴养液的中药烧起来。 方药为:白芍20克,巴戟天15克,酸枣仁20克,麦冬20克,白茅根0克,芦根20克,通草10克,槟榔15克,麻黄8克,杏仁20克,炙甘草10克,附子15克,葛根40克,牡蛎20克。剂。 第29个病人,青年女性,在饭店里帮忙洗碗打扫卫生的,经常碰凉水,进门后就说她手麻。 老师摸脉后,叫我也摸摸,这脉明显是上小下大,中气升发不上来,脉象下沉。叫病人伸出舌头来,舌淡苔薄白。 老师问她,上楼梯够劲吗?她摇摇头。背心怕冷吗?她点点头。 这明显是中气不足,少气懒言。背心怕冷,足太阳膀胱经极容易受寒感冒。 老师说,她手麻、腿脚无力是清阳不能实四肢。这种病症,思路很清晰,明显要用补益中气、升阳散寒的思路。老师直接叫我们开补中益气汤和桂枝汤加减。补中益气汤令中气固足,桂枝汤把补足的中气升发到背部四肢头面。这样腿脚也容易有劲,手也不容易麻,背也能够暖起来,头也不会再晕晕沉沉了。 老师说,你不能再吃水果了,把水果戒掉。病人说,这水果咋不能吃呢? 老师说,你吃吃吃,吃水果找病受。女的经期吃水果,会乱经闭经,严重的会把绝经期提前。 病人又问,我吃少点行吗?老师说,老鼠药少点还是老鼠药,你吃不吃。 病人又问,那煮熟了可不可以吃。老师说,老鼠药煮熟了还是老鼠药,你吃不吃。菊花煮熟了还是寒凉的,大黄煮熟了还是泻火的药。 病人还帮她的亲戚问病,说她的亲戚没办法过来,能不能够按照症状提出建议开方。老师向来重视脉诊,于是告之病人,医生看病不是猜病,是要把脉才行的!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z/2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家多年父子成兄弟
- 下一篇文章: 穴位百病从腿养14个问题轻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