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今天到底要吃那种粽子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 有人拉上行李回家 有人期末论文刚写三百 (skr~) 算了,这些都是小场面 端午的头等大事还是得想想: 今天要吃啥馅的粽子? 起源 “端午”之名源于先秦干支纪月法 *以每月固定的纪月地支配上天干。五年为一周,周而复始。从甲子年到戊辰年共五年计六十个月,恰好干支纪月转满一周。 端午本为午月午日 所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 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 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 “端”在古语中又有“开始”之意 所以用“端午”来代称 干支纪月法中午月的第一个午日 魏晋以来,随着干支纪月法的淡化 端午就固定在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 不仅有纪念屈原, 还有追祭伍子胥、勾践、曹娥等人, 同时也有祈雨和避瘟两种说法。 习俗 粽子 提到端午 那粽子必然是当之无愧的断层C位 粽子本用从龙舟上抛至江河,诱龙出水哒 好了,这时以嗜甜著称的南方人 端出了咸肉粽 并标榜咸粽子才是端午的人气top 而北方人则向你扔出了一个蜜枣粽 并举起了守护世界上最好甜粽子的手幅 咦,这场面我以前好像见过啊,详情请见: 快看,快看,南方人和北方人又打起来了 算了算了,你们不要再打了~ 古时,糖的生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宋代以前,糖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随着经济重心的难移,明清以后,福建和广东成为产糖中心,糖价下降,逐步形成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 可端午在古时可是大节呢,所以当然要吃点不一样的,于是在北方,甜味难得,粽子加入蜜枣和豆沙,南方日常甜食多,咸肉就顺理成章成为粽子的馅料。 据《金陵岁时记》记载,“粽,或以杂以腊肉名火腿粽;或以红豆实之”。 可见处在南北交界地带的金陵,古时既有吃咸粽又有吃甜粽的习俗。 好了,讲了一大堆 终于给自己找到了 一顿吃两个粽子的理由,嘿嘿 赛龙舟 古时南京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历来是颇为兴盛 《岁华忆语》中记载 “龙舟竞渡,秦淮一带,观者蚁集” 老南京人在端午这天午饭后 纷纷走出家门,前往秦淮河 观看这一盛会 端午龙舟会有“三帮” 分别为河帮,江帮和木帮 河帮:秦淮河上本地船户所制成的龙舟 江帮:外地船户制成的龙舟 木帮:常驻上新河的徽州木商制成的龙舟 端午节,三帮聚集在秦淮河上 进行划龙舟比赛 可不光是水手们 岸上的观众可也没闲着 他们投掷银钱,还放鹅鸭下河 让舟上人相互争抢,谓之“夺标”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 肯定是不能聚集赛龙舟啦 大家就呆在家里多吃点粽子好了 五色线 《金陵岁时记》中有言: 结五色线成纹圈,为臂钏, 古之长命缕也。 即是用五种颜色的线, 编成手环,于端午节戴于腕间。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记载 “午日,以五彩丝系臂, 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可见五色线有抵御灾祸, 祐人长命之用。 五毒菜 在端午这天 南京人可不单单只吃粽子 还要食五毒菜 《金陵岁时记》中记载: “端午人家,取银鱼、虾米、茭菜、 韭菜、黑干杂炒,名曰炒五毒。” 据说,五毒菜有清除体内瘴气之功效 此外南京人家还有 吃“五黄”和“五红”的说法。 据民俗学家陶思炎考证 “五黄”指黄鱼、黄瓜、 黄鳝、黄豆芽和鸭蛋 “五红”则指苋菜、红油鸭蛋、 烤鸭、河虾、和红烧黄鱼 好了听我的,今天多给自己打几个菜吧。 挂符 古时南京端午还有 挂天师图、钟馗图以斩除恶气之俗 此外《客座赘语》记载: “明时,以彩帛、通草制五毒形状, 蟠缀大艾叶上,题于门。” 艾草气味芳香,有驱虫之用 将彩帛、通草制成五毒虫的形状 亦有驱虫、除恶之意 破火眼 破火眼是南京特有的民俗 端午这天,在清水中放入少许雄黄 并于日中放于院子中暴晒 然后用水洗眼睛,以防治眼疾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乐!记得要吃粽子哦! 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z/6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脱贫攻坚特色种植ldquo染绿r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