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之后预防疫病,建议服蚕矢汤
白殿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52.html 古人有言,大水之后必有大疫。近日河南大雨成灾,大水之后当预防疫病。可能的疫情当源于湿热内滞。因为现正属于大暑节气,天地之间湿热薰蒸,更有大水,暑湿更重。人居于天地之间,受暑湿侵袭,若素体脾虚,就容易诱发疫病。湿热是导致温疫的常见病因。湿与热夹杂,最伤人正气。清代大医王孟英说:“热得湿则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暑天本有热邪,更兼其湿,则湿热相互勾结,郁滞于上中下三焦,则能诱发各种疾病。今时临床所见,湿热内滞的人群越来越大,说明湿热病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相关,也与气候变暖、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相关。我的观点是,重视湿热,特别是夏天水灾之后。如何预防呢?建议用蚕矢汤来预防。凡见舌苔黄,或黄厚,或黄腻者,都属于体内有湿热,都可先服此方一两付,把舌苔清干净,可有效预防湿热疫毒。此方源于王孟英的《霍乱论》,其方:蚕砂15g、生薏仁12g、木瓜9g、淡豆豉12g、黄连6g、姜半夏6g、黄芩3g、通草3g、桅子6g、吴茱萸3g,水煎,可一付药全家多人都服几口,日一剂。分析其用方机理:方名蚕矢汤,蚕砂即是蚕矢,以之为君药,能引浊下趋,化浊归清,最能治疗湿热内蕴诸症。木瓜性酸涩,既疏湿热,又敛耗损,化湿和中,舒筋活络;淡豆豉与生薏仁合用,化湿利湿,升清降浊。三药共为臣药。佐以黄连、黄芩、桅子,能清热燥湿。使以半夏、吴茱萸、黄连、黄芩,辛开苦降,降浊和胃;通草疏通经络,兼可引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除湿热、复升降、止吐泻、舒转筋骨之效。本方在《霍乱论》中治疗湿热内蕴,霍乱吐泻。现我引用来预防大暑节气的湿热疫病,也算是对证用方。本方完全可以用于预防湿热疫病,建议引起大家重视。特别是河南的朋友,只要有以上舌象,建议赶紧喝起来。若在洪水来临时曾经泡入水中,或被大雨淋湿,亦建议服这个药方。若是单位,可以大锅煮药,人人都喝几口,亦有极好的预防效果。 转载自:xuanzezhongyi 荐稿:王朝晖 编辑:郭悦 大医通讯让养生成为一种习惯 欢迎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z/9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全国中药材产地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