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押题命中率%,不服来辩!

年苏州中考化学试卷点评

苏州新东方中考化学研究组

“老师我要来领中考化学的奖学金呀~”

“老师这次化学我要是考不到分,我就‘提头来见’你!“

“老师原题呀,真的好多原题!”

……

当听到这些话,我悬着心也放下了,说明今年的试卷难度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期。

当第一时间拿到试卷时,从到看到尾,感觉这不就是我们春季讲义上的练习题吗?全是我们在中考春季班和预测班反复讲的原题或相似的题目,没有特别偏、特别难的题目。

今年为苏州市考教分离的第一年,往年都是苏州市教科院来出题,今年换成了苏州考试院出题,年苏州中考说明会中,教科院毛老师一再强调,要紧扣课本,紧贴生活,不要偏题,难题,不要想象一些拼凑的化学方程式来考学生,从今年的试卷难度可以看出,出题人相当保守,没有一道偏题和难题,试卷与14年、13年的中考化学试卷结构保持一致,第一卷30道单选,满分60分。第二卷6道大题,满分40分。难度为近4年来最简单的一年。

从题型的划分上来说,30道选择题,涵盖了书上9章27节的重要知识点。

前30道选择为新东方中考预测班所发资料上面总结的选择题的题型,包含了水污染、空气污染类的环保题型,原子、分子、离子的辨认,化合价计算,物理化学变化,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描述,材料类题型,食物中常见有机物的分类,溶解性,溶液的配制,四大反应类型的认识,水的电解和净化,金属性质的认识,空气成分的探究(13年考过的原题),除杂,离子共存,物质的检验,实验结论的描述,有机物的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应用。

除了最后一个溶解度曲线的题目略微有难度,其余题目都是简单题,而且在我们的预测班讲义上都能找到原题或相似度极高的题目。

第二卷的第31题,毫无悬念都说到了,因为都是每年必考的几个重点方程式。

32题,为常见物质的应用和基本操作,不偏不难,考的是最基本的应用。

33题,本次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所考察的实验,严格遵守考签上的操作,考察了基本知识,与我们所总结的“年苏州中考化学实验考察知识点整理完全一致”。(详见苏州XDF新高一家长群)群共享里面。

34题,中和反应,每年必考题型,考察同学对中和反应的认识,如何证明反应发生了,是反复考的题型,也是考前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新东方老师强调的重点。

35题,新东方春季中考班讲了5遍,预测班讲了1遍,关于氯化钠里面混有杂质,三种除杂剂的添加顺序,加上过滤和加稀盐酸,一共有5步,但是有3种添加顺序,其中第4步必须为过滤,第5步一定是加稀盐酸,简直都要把这个题目讲成顺口溜了。

这个题目也是本套试卷中最难的一个题目,考察学生对含有多种杂质的溶液中,除杂剂添加顺序的考察,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6题,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的一道题目,写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对一部分同学来说难度较大,有些同学会不注意后面的提示,容易忽略氧气的作用。

最后一个计算题目,主要是考察学生计算过程的完整性,以及保留结果的位数对不对,题目本身的思路并不难。

年苏州中考化学到此落下帷幕,一切都已揭晓,结果证明我们的实力,十年磨一剑。年我们依然用结果和数字说明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具体解析如下: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环境问题,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A、B、D都是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做法。C可以绿化环境,符合题意。所以选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认识及表示方法。A表示一个氧气分子,B表示两个氧气分子,C表示两个氧原子,D表示阳离子。故选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B、C是典型的物理变化过程,而D中冶炼过程是化学变化,故选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常见化学图标。A是物品回收循环标志,B是节约用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的标志,D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点燃酒精灯绝对不能用另一个酒精灯引燃,故A错。闻药品气味的时,打开瓶盖,用手轻轻地在瓶口向自己的鼻孔扇动,使极少量的药品挥发物(或气体)飘进自己的鼻孔(可简称为“扇闻”)。切忌将鼻子凑到容器口直吸直闻或猛吸猛闻。故B错。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注意液体不超过1/3,故C错。所以选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现象。B、C、D中实验现象均是正确的。氨气是碱性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选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类。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C、D均不正确。所以选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认识。A是由铜原子构成,B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选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计算。根据钠离子是+1价,阳离子是-2价,来计算得出铁元素化合价是+6价,所以选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考点的理解。A、B、D均属于糖类。所以选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分类及常见物质俗名的理解。A中二氧化碳是无机物,B中烧碱是碱类,C中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化学式都是H2O,是同一种物质。所以选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等考点的理解。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初中阶段少见的溶解过程中吸热的溶解反应。故选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学现象的理解和应用。B中一般是指的钙元素、碘元素,元素是宏观上的概念。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故C错。D中氯化铵是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会挥发出氨气,降低肥效。所以选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A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置换反应,C属于复分解反应,D属于分解反应。所以选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配制溶液的理解。不能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这样会稀释溶液,导致浓度降低。所以选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水”相关知识的理解。C明显错误。沉淀和过滤只是除去了水中不溶物的杂质,水中仍存在一些离子,仍是混合物,故A错。所谓蒸馏水,在除去水中杂质的同时,也除去了人体必需的一些矿物离子,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故D错。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稀硫酸与碳酸钙继续接触,使反应停止。所以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等考点的理解。A错误,因为波尔多液的话,应该含有硫酸铜的,遇到铁的话,会发生化学反应,铁会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所以不可以。因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被腐蚀,而铁没有,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抗腐蚀能力强,故B正确。C中Cu和Ag都没有F活泼,所以三种物质不会发生反应,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故C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2O3,故D错,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乳化作用等。小苏打(食用碳酸氢钠)做馒头加入一点是为了去掉酸味和增加馒头的香气,前提是在加入发酵粉或酵母的情况,它是不能代替发酵粉来发酵的,故A错。洗洁精能将油污乳化为液体小珠滴,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碗筷上的油污,故B错。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D错误。所以选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26:23;而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故C错误。所以选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等考点的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多少是按体积计算的,不是按质量计算的;故A不正确;所以选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的除杂等考点的理解。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点燃会引入杂质氧气,故A错误。CO2和HCl均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K2CO3加稀H2SO4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SO42-,故D错误。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图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等考点的理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F:2Ti:2O:6C:6Cl:14,反应后F:0Ti:2O:6C:6Cl:8,x的前面有系数2,故X的化学式为FCl3,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制备,浓硫酸稀释,过滤等考点的理解。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观察到水中冒出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可以收集,故A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内壁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滤纸破损,故C错误。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所以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考点的理解。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因盐析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离子的共存,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pH=2,说明溶液显酸性,则OH-,HCO3-不能与之共存,排除A、B、D选项。所以选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盐的性质,化学反应等考点的理解。Cu与O2反应可以得到CuO.CuO与H2SO4反应可以得到CuSO4.CuSO4电解可以得到Cu,故①可以。②中H2O2不能一步制得H2。一氧化碳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会生成氧气,氧气和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故③可以,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A、B、C均可行。D中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鉴别。所以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电解水,支持燃烧的必要条件等考点的理解。甲烷的燃烧,冷而干燥的烧杯壁出现的水滴可以反映出甲烷气体中含H元素,但本实验因观察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因此要想得出含有C元素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故A错误;蜡烛的熄灭说明了气体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从下到上慢慢充满烧杯,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B正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由H、O所组成,故C错误。D中红磷只是没有达到可燃温度,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所以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固体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关于溶液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存在相等关系。故A错。t2时,A的溶解度为50,故50gA放入50g水中肯定是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50:(50+)=1:3,所以B正确。

解析:本题属于方程式类型的考察,押题班讲义中全部涵盖。答案见下: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物质的相关性质。

答案:①灼烧闻气味②碘酒或碘水③加热煮沸④贫血症⑤隔绝空气

解析:本题属于对今年实验考察项目的知识点考察。也难度不大。答案如下: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和现象,难度也不大,答案如下: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基础实验操作及酸碱盐的流程题,难度也不大,题目中的陷阱在于往悬浊液中加了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故而在后面的滤液中要考虑到这三种物质的存在。此外第三小题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加溶质,根据饱和溶液中的比例即可算出。但要注意单位是千克。

答案如下:

(1)①漏斗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2)①BaCl2+Na2CO3=BaCO3+2NaCl②Na2CO3NaClNaOH

(3)目前溶质是10Kg,溶剂是90Kg,按比例可得X:90Kg=36g:g,解得X=32.4Kg,

故需要再加入22.4Kg的氯化钠的固体。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的检验及吸收,难度也不大,答案如下:

押题准,就是任性

年苏州中考物理考点分析

伴随着学生欢呼着“英语真简单”、“化学业界良心啊!”,在一片阳光和煦中,最后一天的中考拉下了帷幕,奔出考场的学生,想必现在一定在吃喝中放松着。

但看到今年刚刚热火出炉的年中考物理试卷,想着你们走出物理考场的小小的无奈,我们苏州新东方物理组迫不及待的对于今年的试卷进行了分析。

我只能说,除了最后一题的剑走偏锋外,新东方的小伙伴们,你们该是赚翻了的节奏啊!一道一道熟悉而又亲切的题目,是不是在暗自窃喜呢?

话不多说,我们就老看一看今年的考题吧!

选择题:

以下为年~年苏州中考物理选择题考点分布:

通过对于今年的选择题的分析以及与往年的考点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

1、今年选择题整体偏有一定的难度系数,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生活中物理的认识和联系,对于学生常会出问题的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以及受力分析都有出现;

2、物理学史、估测类连续七年考查,每年都会考,估测题类型固定,物理史学简单送分,这么多我们预测班上千叮咛、万嘱咐的题目你可记住了?是不是业界良心?简直业界良心啊!

3、声现象、能、压强、力与运动等常考点依然出现,所考查的知识点以及易错点都有在预测班分析讲解,所以这部分属于送分题目。

填空题:

一般来说,选择应与填空互补。下表是近几年填空题考察情况:

(09年后,填空题都控制在11个,但分值在25~28分之间。)

15年中考物理填空题特点:

1.基础且覆盖面广;

2.融合了一些简单的实验,由此看来,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实验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3.与模拟题联系紧密;

4.通过文字描述,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一些我们不常见的题目。要求学生







































北京中科忽悠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kl/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