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必读产后不发汗,毛病缠一生
月子坐得好不好,最后一天还得确保一下,轻轻松松出月子,满血复活! 这种方式就是在月子最后一天发一个月子汗。这么做可以排毒去水肿,祛除体内累积的寒气,增强抵抗力,根除月子病。有很多宝妈问到什么是月子汗,这里葫芦爸按中医理论来解释下发汗意义和发汗方法。 中医讲究治未病,防病甚于治病。循此理,对于刚刚生产的产妇来讲坐月子就相当重要。产妇刚刚经历分娩,耗费大量气血、体力,只有把身体调养好了,恢复如初,才能很好的预防各种疾病。俗话说:坐个好月子,健康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产后发汗是产妇满月之后必须要做的一项护理,下面给大家科学、系统的阐述一下。 一、发汗的意义 满月发汗,即产妇在满月后通过发汗,达到驱寒排毒,防治月子病的功效。“发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通过满月发汗不但可以将杀死的细菌病毒排出体外,还可以将体内储存的寒气通过发汗彻底排出。 生儿育女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据统计有90%的女人经历了分娩这一紧张、痛苦、消耗体力的过程,加上月子里照顾宝宝,会出现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僵硬怕冷等月子病。但请不要紧张,根据著名中医的说法,生孩子相当于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因为生孩子期间,各骨关节都会松动打开便于生产,孕妇全身都会调整到适合宝宝出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月子里会慢慢恢复,所以月子期间的保暖和休息是宝宝妈妈需要的,月子期间对宝宝的照顾和对产妇的照顾都是必须的。 满月后产妇发“月子汗”已经流行许久。从西医角度解释“汗蒸(即桑拿)”,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身体周围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从中医角度,“发汗”本身就会祛除体内寒气,带走风邪,使身体更加健康,因此感冒发烧时的桂枝汤、麻黄汤等药剂都是含有发汗成分的。 二、月子汗的好处 “月子汗”是针对产妇在月子期间逐渐恢复的身体,在出月子的那天进行一次深度发汗,在身体各关节合拢前排除体内的寒气,有利于保护全身器官、恢复体力。 具体有以下几点好处: 1、祛除体内寒气 2、增强体质,消除头晕目眩、腰酸背痛、抽筋等症状; 3、对哺乳期后最易患的乳腺炎会有缓解作用; 4、祛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手脚麻木及多种妇科炎症; 5、对于调改善妊娠纹、塑身、减少孕期增加的赘肉有一定作用。 三、月子汗的方式 1:传统发汗方式: 趁热喝一些助发汗的饮剂,然后盖几层被子,露着一点脸能呼吸就可以了,全身一定要出透了汗后,湿淋淋的。最少要捂一到两个小时,冬天可以更长一些,一层一层的揭去被子,注意期间一定不要漏风否则前功尽弃。汗要自己在最后一层被子内自行晾干,或者掀开被子,保持房间不通风的情况下,立刻换上干衣服。 2.专业发汗房: 现在有很多月子中心有“产后发汗房”,内部设施齐全,见下图。另外,还专门做发月子汗的机构,带着东西上门服务,其实是带着家庭汗蒸的简易装置到家操作,与月子中心的较大型固定装置不同。 四、月子汗服用的中药 根据调查,一般有以下几个配方: (1)黄酒,生姜,枸杞,红糖,黄酒和生姜主发汗,枸杞补气,红糖补血。 (2)黄酒,生姜,枸杞子,大枣,益母草,黄酒和生姜主发汗,枸杞补气,大枣补血,益母草活血、祛淤、调经。 (3)当归,川穹,黄芪,桂枝,白勺,通草、红花,益母草,生姜,大枣等,桂枝和生姜主发汗,当归、川芎、黄芪、白芍、大枣是补药,红花和益母草是活血化瘀。 (4)益母草、藏红花,红糖,红花和益母草是活血化瘀,红糖补血,发汗的功效主要是靠热水。 (5)生姜、红糖,生姜主发汗,红糖补血。 然而,实际上黄酒和桂枝之类的药,孕妇还是要慎用。因为刚开始给宝宝哺乳,酒精和过多种类的药物必须谨慎使用。 因此建议使用生姜红糖水、热米汤、或者热水发汗,可以适当加入益母草和其他的补药。 五、民间传统发汗弊端 民间传统的满月发汗是:满月之日,烫上一碗黄酒,酒中加入炒好的红枣、枸杞,或是中药、热汤,趁热一饮而尽,然后蒙上几层厚被子来进行发汗,等全身汗出来后再收回去,就可以起床晒被子了。 经过这个发汗仪式,就算正式出满月了。这样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卫生,而且汗液不能很好的排出。满月发汗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义。 六、注意事项: 由于发汗会消耗能量,稍伤津液,请根据体质选择是否发汗及发汗时长。 体质虚弱的孕妇应该特别注意,如果发汗请注意时间,不要过久。 尽量禁用黄酒、桂枝、麻黄等孕妇不宜使用的药材。 为了防止洗澡的时候受了凉气,建议最好是发汗后(汗液完全蒸发)第二天再洗澡。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kl/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种很奇怪的木头,男人用了补肾,女人用了
- 下一篇文章: 月子餐制作的诀窍,妈妈们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