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读懂广州千年花市
千年历史积淀广州花市 南越国时就有“彩缕穿花” 南汉时“素馨花”不只是传说 明朝时花市已日日成行成市 清中期定型“除夕花市” 抗战炮火中不忘买花过年 这就是广州人 可谓“花痴花醉” 清朝外销“通草画”中街头卖花情形 南越国广州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西汉时陆贾出使南越国时,便记述了岭南人“彩缕穿花”的盛景。 这个时候在广州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海珠区的庄头已成专门种植花木的地方 历史上的庄头,包括现今海珠区的南石头、瑶头、庄头、南村、小港、五凤村等。 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据记载,南汉国(~)时,庄头的村民多以种素馨花为生,有“素馨坡”地名。 素馨花一段非常唯美的传说———庄头有位叫素馨的种花姑娘,非常喜爱耶悉茗(据说是素馨花的原名)。 后被选入王宫,为刘王所宠。为博美人一笑,刘王命令宫中花园都种上耶悉茗,宫女也要佩戴此花。素馨姑娘在宫中病死后,墓园里种满了耶悉茗花。 时至今日,庄头公园里,依然矗立着一位美丽姑娘的雕像。这便是素馨姑娘。 现在庄头公园里素馨姑娘的雕像。 西晋广州一年四季都有花 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赞誉广州花木“春华者冬秀,夏华者春秀,秋华者夏秀,冬华者秋秀,其华竟岁。” 唐代广州专门卖花的人越来越多。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写的就是现在流花湖至西华路一带卖花艇的情景。 宋朝“南蛮”的种花技艺很高超 诗人杨万里漫步花城,被眼前的花景感动了,他欣然命笔: “月在荔枝梢头,人行茉莉花间;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 “南蛮”其实不“蛮”,有高超的种花技艺,也懂得生活享受。 明朝广州花市已形成规模。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就说:“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只素馨花,而无别花。” 这里指的是广州七个城门只售素馨花的花市。当时,从花田运往城区出售的素馨花,每日不下数百担。 最开始主要集中在天字码头一带,后来花的买卖生意越来越旺,于是陆续扩大到广州九个城门。 古代,素馨花是广州主要的花品。 清早期花市在平常已有夜市 在清朝《壬申南海县志》中记载道:“花市在藩署前(即省财政厅一带),灯月交辉,花香袭人,炎敲夜尤称丽景。” 藩署前即今中山路与北京路交界处,这证明花市在平常已有夜市。而且平时夜市已如此繁盛。 清光绪年间除夕花市正式形成。 张心泰在光绪二十五年(年)所写《粤游小识》中说:“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卖吊钟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坐几,以娱岁华。 当时的花市只在双门底上下街(今北京路附近),上街卖吊钟、桃花为主,下街卖水仙为主。 开市时间由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小年夜起,至除夕。 至此,固定在春节前三天、到除夕午夜收市的“广州除夕花市”正式形成,这成为广州人独一无二的过年民俗风情。 桨栏路花市 奠定广州花市风格 清末民国年间,广州商业大户多在西关开设商号,而花市所在的桨栏路和打铜街,正是西关商业的核心地带。 所以清末民国初桨栏路花市是广州的花市中心,而桨栏路花市的风格也影响了后来广州花市的风格直到现在 桨栏路的位置 十三行的钱银业 杉木栏的纱绸业 杨巷的匹头业 上九路的金铺业 德星路的百货业 一德路的京果海味业 状元坊的刺绣业 西濠口的大酒店、大商店 所有这些奠定了 桨栏路花市的中心位置 把厂店布置一番寄希望于未来过去,工商业界平时是没有休假的,年终结算,一般都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前后。 一年盈亏已成定局,因此,商号们都要把厂店布置一番,作除旧布新的迎春,寄希望于未来。 摆个花局表示店主人风雅阔气商人们多会买些时花摆个花局,就是在店铺的正中央,摆一张八仙桌,系上红色的绣花桌围,放上花瓶。 插上花枝并伴以花脚(切枝),桌面上或再放水仙花、糖果盒等,有条件的更是挂几幅名家字画,借此表示店主人的风雅和阔气。 老板们选花亲自下手没有名家字画可挂的,也会用红纸写上几句吉祥话,张贴于店中适当位置,并在周围陈列金桔、盆花,使店中充满节日气氛。 当时,老板们对花的选购,绝少假手他人,多数亲自下手。 因为老板们认为企业得失盈亏和花的荣枯是互有关系的。 以前广州花市男人们喜欢戴礼帽 或预示美好到来或希望脱离厄运如果该年顺景,获利相当,固然乐于高价买枝好花,认为花开灿烂,预示美好的到来,希望年年如是,岁岁如朝。 如果生意平和,甚至亏损,亦会忍痛买枝好花,希望时来运转,脱离厄运,从此生意兴隆。 大户们互相以花比美一争高下还有些大商号,更是趁春节大摆排场,如十三行的钱银业,打铜街的大批发商以及一些大行庄,无不互相以花比美,争妍斗丽。 花市中最美丽、最名贵的花,多是这些大户买去。 因此,花农们亦大有生意可做。 一枝好桃花作用胜过现在一辆宝马车此外,老板们肯出高价买枝好花,还可以抬高身价,表示该商号本钱雄厚,以取得顾客和股东的信任。 但也有借此而耍手段摆空城计的。上世纪30年代初,下九路一绸缎零售商号,已经亏空,老板想捞回一把才逃亡。 年末,扬言得到外埠亲友充股,于除夕之夜买了一枝上好桃花,陈设商铺中,然后煞有介事地庆贺,行家信以为真,春节后开市,这家商号向批发户赊入大批货物,不久便席卷而逃。 沦陷七年花市无间断年秋,广州沦陷,桨栏路没有被火灾波及,这年花市照开。 沦陷七年,日本人对花市风俗没有干涉,花市无间断。 年战火冯飞,也没有阻挡广州人买花 年花王买了1万多元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年,花市市况平常。 到了年,工商业逐渐恢复,出现了“不吝千金买繁华”的暴发户。 大酒楼等大行业的厅堂出现了大型花树,这些花树往往一米多高,价钱极高。 年,除夕花市出现过一株号称“花王”的桃花,高两米多,蓓蕾满树,标价港币千元,半天便售出。 买家是一银号,据说炒金发了,得意之间,最后以元港币(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多元人民币)买下这株“花王”。 年广州花市 年,浆栏路花市迁至人民南年,广州解放后第一个除夕花市,一如往昔。 年,花市兴旺,花市地段扩大到了杨巷南段和衣帽街一带,花价有所下降,上品桃花出口赚取外汇,花市以中档桃花为主。 年,浆栏路花市迁至太平路(今人民南路)。 桨栏路花市作为广州中心花市历至少三十年,到年迁移到人民南。 年1月31日《广州日报》上的花市图片 年2月17日《羊城晚报》上的花市照片 年,外国人在花市拍电影 年花市 年2月17日《广州日报》上的图片 年广州花市图片 年广州花市图片 年西湖路花市图片 东山花市 天河首届花市 芳村花市 年荔湾花市 花都首届花市 年荔湾花市 “卖懒”行花街为“卖懒” 卖懒卖懒, 卖到年卅晚, 谁要买懒? 人懒, 我不懒!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春来南国春如绣》、《行花街》、《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百度百科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lb/2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状况分析探讨
- 下一篇文章: 产地2018年9月8日药材产地中药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