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易生湿3个方法,不仅祛湿更能改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气为“万恶之邪”。不管哪个季节什么时候,人们都是会出现湿气缠身的情况,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更容易出现湿气重。 此时到了冬季进补时节,还会因为脾湿,不能正常吸收营养,吃多少都手脚虚寒暖不起来!女性还会导致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失眠、妇科病等多种疾病! 湿气过重,身体不适,容易生病 很多人发现,身体没大毛病,却总感觉不对劲:四肢沉重、口干泛苦、消化不好、吃什么都没胃口、身材虚胖、关节疼痛、皮肤油腻暗沉等……其实就是体内有顽固湿气惹的祸。 以下症状出现三个以上,不用怀疑,你体内有湿气了 日常生活三部曲 不仅祛湿更能改善手脚冰凉 1、勤运动勤甩手 我们在早上起来可尝试健走,然后在走的时候双手顺便甩一甩、晃一晃,大概走上30分钟即可,便能促进气血运行,还能使全身变得很温暖。更能缓解手脚冰凉的问题。 不仅如此,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所以通过运动来祛湿也是种很好的方法。 2、祛湿有侧重,贴灸有疗效 是一种无线电发射的生物磁芯片,与人体磁场频率吻合,“以之贴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贴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贴灸取穴: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丰隆穴、解溪穴 3、两道祛湿药膳,老少咸宜 以下两款祛湿汤饮适合全家老小一起饮用的,不妨一试。 1、健脾祛湿茶 材料:藿香10克、佩兰10克,通草10克,苏叶10克,云苓20克,白蔻仁10克(后下),麦芽30克,陈皮10克,南杏10克,土茵陈(牛至)10克。 功效:芳香化浊、健脾和胃、导滞消食。主治内外湿阻,在潮湿季节尤其适用。 用法:每天1剂,煲水代茶饮。连用3~5剂,湿祛即可停用。 2、健脾祛湿汤 材料:1.五指毛桃30~60克,生薏仁30克,生姜3~4片,陈皮10克,绵茵陈10克。 2.北芪30克,木棉花10~15克,鸡蛋花10~15克,陈皮10克,红枣3~5个。 3.炒白术20克,云苓30克,陈皮5克,炒扁豆30克,木棉花10~15克。 功效:健脾、祛湿、补气。 用法:三个方子均以“南药”为主,具有岭南特色,可用于日常保健。可与猪瘦肉搭配煲汤,煲1小时左右至肉熟烂即可调味食用。 祛湿推荐选贴灸,因为贴灸是温补的,有湿气症状的患者要多贴灸上面的祛湿穴,同时多加强运动,促进湿气排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lb/7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癌晚期诊断存活3至6个月,最终存活5年
- 下一篇文章: 千古名方偏方,能治疗多种病,值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