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过敏治愈医案
中医治疗皮肤过敏,首先需要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辩证分型,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 面部最常接触外界,其过敏的几率更高,且面部状态更能展示人们的形象与精神面貌,面部过敏更应予以重视。 中医认为,皮肤过敏多与风、湿、热、毒等有关,根据中医治疗原则,分别给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治疗。比如,如果过敏因风邪引起,首先是祛风止痒。如果是因脾虚湿盛出现皮肤过敏,首先应健脾祛湿。另外,治疗皮肤过敏,多配合一些清热凉血、疏风行瘀的药物。 典型案例1.刻诊面红2周,痒,疱。月经量少,末次月经7月8号。 右脉弦细滑尺沉,左脉弦细数尺沉。舌红苔白。 中药处方: 防风,赤芍,盐蒺藜,苦参, 白鲜皮,土茯苓,凌霄花, 紫草,炙甘草,紫花地丁, 酒蛇蜕,生薏苡仁。 2.刻诊(面红2周,痒,疱)好转。月经量少,末次月经7月8号,桥本氏甲状腺炎。哕。 右脉弦细滑尺沉,左脉弦细略数尺沉。舌红苔白。 中药处方: 防风,赤芍,盐蒺藜, 苦参,白鲜皮,土茯苓, 凌霄花,紫草,炙甘草, 紫花地丁,酒蛇蜕, 生薏苡仁,生地黄。 3.刻诊(面红2周,痒,疱)好转。月经量少,末次月经7月8号,桥本氏甲状腺炎。哕。 右脉弦细滑尺沉,左脉弦细略数尺沉。舌红苔白。 中药处方: 防风,赤芍,盐蒺藜, 苦参,白鲜皮,土茯苓, 凌霄花,紫草,炙甘草, 紫花地丁,生薏苡仁, 炒神曲,炒麦芽。 4.刻诊无(面红,痒,疱)。月经量少,末次月经7月8号,桥本氏甲状腺炎。哕。 右脉弦细滑尺沉,左脉弦滑尺沉。舌红苔白。 中药处方: 防风,赤芍,盐蒺藜, 苦参,白鲜皮,土茯苓, 凌霄花,紫草,炙甘草, 紫花地丁,生薏苡仁, 滑石粉,小通草。 明医说 患者脸上红色疱,疹,中医归为湿热,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是清湿热的中药。中药中祛湿热的药很多,文中的祛湿热药乃是治疗皮肤病中祛湿热的特效药,所以效果好,经过几次治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10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味蕾牛茄瓜深山老林里的美味果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