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
闫某,男,10岁,年12月8日初诊。诉小便不畅10年。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小便涩痛,渐至小便不通,靠尿管排尿,医院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曾予数种西药内服外用,效不显著。现尿道粘膜糜烂,反复破溃结痂,尿道粘连,伴疼痛,尿道黏膜脱落堵塞尿道,每日插尿管配尿袋上学。口干,食欲不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舌尖舌边红,脉沉数。患儿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病史,母亲否认怀孕期间有感染性疾病用药史、否认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诊断:中医诊断:癃闭水热互结阴虚西医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治法:清热利水养阴处方:导赤散合猪苓汤加减。生地黄10g,通草3g,淡竹叶10g,炙甘草10g,猪苓15g,茯苓10g,滑石粉(先煎)10g,泽泻5g,阿胶5g,白茅根15g,芦根10g,炒麦芽15g,炒莱菔子15g,鸡内金12g,金银花12g,桔梗10g。7剂,水煎服,日1剂。年12月19日二诊:服药一周后,小便较前明显通畅,疼痛减轻,小便仍需借助尿管,口干减轻,食欲好转。舌尖舌边深红,脉沉。上方去滑石、泽泻,加瞿麦10g,生白芍10g。14剂,水煎服,日1剂。年1月2日三诊:自年12月27日至今未再插尿管,小便末端见少许血,夜尿2-3次。舌尖舌边深红,脉沉。同前方14剂,巩固疗效。年3月22日回访,诉三诊服药14剂后停药,小便基本正常,未使用任何药物,无不适。随访至年6月26日,未见复发。体会:根据患儿舌脉,张师辨证属心火亢盛,火热之邪与停聚之水相互搏结而成水热互结之证,水热之邪下渗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行,故用导赤散合猪苓汤加减以清热利水养阴。导赤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以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通草、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四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水通淋,且利水而不伤阴。猪苓汤主利水清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水清热,阿胶滋阴润燥。另外,地黄、竹叶、甘草、泽泻为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小补肾汤,补肾水降心火。白茅根可清热利尿、凉血生津;芦根通表里气,可以导热下行,使热从小便而出,还能透邪外出,清热生津。金银花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言其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患儿食欲不佳,以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健脾开胃。肺为华盖,水之上源,桔梗入肺经,用之以宣发肺气,肺气得宣,自然有助于小便通畅,寓提壶揭盖法之意。二诊小便明显通畅,症状大减故改滑石、泽泻为更缓和的瞿麦,加以白芍养血敛阴止痛,与甘草组合解痉缓急。三诊效不更方。辨证明确,诸药合用,故能14剂中药拔除尿管,共服药35剂,解除患儿十年顽疾,且至今一如常人。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一,包括单纯型、交界型、营养不良型和Kindler综合征型4个亚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磨擦后的反复水疱、血疱及糜烂等,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法,预后不佳,基因治疗是目前该病的主要研究方向。该患儿累及尿道粘膜,反复破溃脱落阻塞尿道,故小便淋涩不畅,张师之前从未接触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但按照辨证论治的思路,服用中药两周后,尿管就可以拔除,三年多来无异于常人。这也是中医的神奇之处,对于没有见过的病,对于西医没什么办法的疾病,采用中医思维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图片来源:Pixabay整理人:邓琼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往期精彩推荐 汗法治疗水肿验案一则 活血化瘀法治愈顽固性湿疹案 数法同用治眩晕 一剂麻黄汤,烧退身安康 张雪亮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医史博物馆副馆长 中医养生方向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文化推广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会长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临床擅长治疗 乳腺结节、胆囊息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结节性疾病;脾胃病;各种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调理;杂病如偏头痛、顽固性失眠、脱发、久咳、怕冷、出汗、无名发热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部分肿瘤的抗复发抗转移,如肾癌、膀胱癌、乳腺癌、胃癌等。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11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痛经的第一方当归四逆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