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流和电路重难点总结,逐个击破考高分
学完内能、比热容和热机,就要开始初三物理的重头戏,电学!各种抽象难懂的概念~电路?串并联?电流?而且这一部分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哦,快学起来吧!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1e=1.6×10-19C(请注意,这里是-19次方) 7.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 (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mA1mA=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们穿的化纤衣服上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衣服() A.具有一定的黏性B.质地柔软 C.有很多微孔D.容易积累电荷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A.硬币、盐水、铅笔芯 B.橡皮、玻璃球、硬币 C.玻璃球、盐水、铅笔芯 D.橡皮、食用油、铅笔芯 3.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B.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 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物理含义是()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B.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 C.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 D.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连在电源的正极一端,才能控制用电器电流的有无 B.断路和短路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C.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泡,则灯泡一定是串联的 D.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不改变 6.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当感应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B.灯泡不亮,电铃响 C.灯泡亮,电铃不响 D.灯泡亮,电铃响 7.10个小灯泡串联在一起,已知电路某处的电流是mA,则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A.10mAB.20mA C.mAD.0mA 8.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实验中用“0~0.6A”这一量程,但这一量程的刻度值不够清楚。某次测量中,从“0~3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好指在2.3A的刻度线上,则实际电流大小为() A.0.7AB.2.3A C.0.43AD.0.46A 9.把甲、乙两盏灯按一定方式连接到电源上,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为0.32A和0.24A,则甲、乙两灯的连接方式为()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确定 10.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打扫房间时,小红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12.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它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_____电,乙带_____电,丁带_____电。 14.电风扇中有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当电风扇倾倒时,它_____电路;直立时,它_____电路。(选填“断开”或“接通”) 15.如图所示,这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____。我们看到,在此电路中,电流路径有_____条,其中一只灯的灯丝断开了或接触不良,则另一只灯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16.如果被测电流为0.5A左右,使用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量程为好,这是因为电流表的分度值较_____(填“大”或“小”),测量的_____较高。 17.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要使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开关_____不能同时闭合, 否则会发生短路。 三、作图题(共6分) 18.(3分)完成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要求:①开关S1断开时,电铃不响、电动机不转②只闭合开关S1时,电铃不响、电动机转动;③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铃响、电动机转动。 19.(3分)如图所示,在电路的“”处画出一个灯泡及两只电流表,并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0.(4分)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 请写出你从图中得到的两条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右图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知识,你一定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其中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电路图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你判断它们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左边电路图测量并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小明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的2倍。你认为小明分析得出的结论可靠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 23.(6分)小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较亮,灯泡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泡L1、L2逐渐变小,所以L1较亮,L2较暗。小强同学认为小阳的解释是错误的,他只利用与小强完全相同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了小阳的解释是错误的。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虚线框内,画出小强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2)小强是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说明小阳的解释是错误的?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24.小琳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读出了电流表A1和A3的示数,但小玲忘了图乙、图丙哪个是电流表A3的示数。请你结合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帮助小琳计算一下电流表A2的示数是多少?并将分析过程写出来。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D,A,C,B,D,B,C,D,B,D。 二、填空题 11.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12.电荷量,库仑(C),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3.正,负,负。 14.断开,接通。 15.并联,两,会。 16.0~0.6A,小,准确度。 17.S1S3,S2,S2S3。 三、作图题 18.提示:电动机在一条支路上,开关S2和电铃在一条支路上。 19.提示:从上至下依次为灯泡、电流表、电流表。 四、实验探究题 20.(1)这是一只电流表。 (2)它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等。 21.(1)并联。 (2)压缩机停止工作时,打开冰箱门,灯泡仍然会发光。(压缩机和灯泡工作互不影响。) 22.不可靠;两只灯泡的规格相同,应该还用两只不同规格的灯泡。 23.(1)提示:L1和L2交换位置。(2)闭合开关后,观察到仍然是灯泡L1较亮,灯泡L2较暗。 五、综合应用题 24.0.94A。 初中学习大参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1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心医院健康讲堂12科学坐月子必修课
- 下一篇文章: 想当全母乳妈妈,你要的不仅仅是催奶这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