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汤

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最初治疗伤寒虚烦,后来发现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遂在民间流传开来。此方配伍精当,适于气血虚寒(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痘痘、粉刺、痤疮等。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脏腑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面部生斑。因此,该方剂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祛痘。男女都可以饮用。加味三白汤是在次方子上剂量有所变动,更加适合现代人体质。

三白汤”,是古人调节气血、美白皮肤的一个代表方剂,很经典。据说,大美人陈圆圆(就是历史书里的“吴三桂与陈圆圆”)就用它调养身体。这么多年奔着它白的人真不少。

气色不好,是胃经的气血衰败了

脸上的气色,跟体内哪些因素关系最大呢?让我们来看下美的本质: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黄帝内经》说女人35岁会开始衰老……因为胃气开始衰败了……

▲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循行图,也能看出面部刮痧的必要性。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行于整个面部,面部主要靠胃经及其他两条阳经的气血滋养。因为阳明胃经走的是脸和额头,女人到35岁就有可能脸上出现鱼尾纹,抬头纹,脸色也随着气血衰败开始憔悴。

所以内调的美容、美白,就要从足阳明胃经入手才靠谱。

中医美容

“三白汤”有哪些“变白”能量?

“三白汤”原载于明代《医学入门》:“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

白术、白茯苓健脾燥湿,白芍敛阴养肝血,甘草益气健脾。这四味小药单拿出来都跟美白关系都不大,但组合在一起就升华了~

三白汤主要是通过调理阳明胃经和脾经的气血,来调理全身气血的。

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

在中医理论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祛痘增白;甘草性平,味甘,有润肤除臭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口臭以及皮肤皲裂等。

现代的药理研究也证实了上述各药的美容作用:白芍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白术、白茯苓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甘草有免疫调节作用,外用可以防晒,增白消斑,防止皮肤粗糙等,因此不少美白护肤品中都含有甘草提取液。

女性朋友可以到药店购买这4种药,用水煎汤喝。如果嫌麻烦,还可以自制袋泡茶,取白术、白芍、白茯苓各克,甘草75克,分别研成粗粉末,混合均匀,装入30个小包中,每天取1包用沸水冲泡,当茶喝。

中药美容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除了三白汤,有美白、祛斑作用的方剂也不少,如《洪氏集验方》中记载的琼玉膏(由人参、生地黄、白茯苓、白蜜组成)有益气养阴、润肤增白的作用。

冲泡方法

1、用水煎汤喝。或者煲鸡汤或排骨的时候放进去一起煲来喝。 

2、如果泡茶的话需要闷最少10分钟。

相关记载

《医学入门》卷四。

白芍白术白茯苓各3克甘草1.5克

水煎,温服。

虚烦或泄、或渴。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卷中。

杏仁、苡仁、通草、滑石、郁金、厚朴、半夏、豆豉。

湿温。头如裹痛,四肢沉困,身重极痛胸痞,舌不干燥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卷五引杜守玄方。

白砂糖1两,鸡子清1个,烧酒1钟半。

赤白痢。

煎取8分,温服。

疝症积聚

《疝症积聚编》。

白丑3分,桑皮5分,白术5分,木通5分,陈皮5分,茯苓5分,大枣1枚。

上水煎,临服入姜汁1茶匙,温服。

《医门补要》卷中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卷四

白芍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

水煎,温服。

《医学入门》卷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kl/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