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效验方

——三仁汤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其原文: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杏仁五钱(15克),飞滑石六钱(18克),白通草二钱(6克),白蔻仁二钱(6克),竹叶二钱(6克),厚朴二钱(6克),生薏仁六钱(18克),半夏五钱(10克)。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张某某,男,39岁,工人。咳喘五年不愈,入秋即发,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迭用西药麻黄素、氨茶硷等及中药小青龙汤、定喘汤和诸多止咳平喘之品,病虽暂缓一时,但移时复发,其状复如故。经友人介绍诊治。就诊时见咳嗽气喘,心胸憋闷,耸肩提肚,吐痰稠粘,每夜晚加重,甚则难以平卧。腹胀,纳差,口不知味,有时头晕,疲乏无力。望其舌肥大,苔白腻而厚,脉来滑而略数。辨为湿蕴化热,痹阻肺气,失于宣降而发喘咳。处以三仁汤加味:

杏仁12克,白蔻仁10克,生薏仁12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滑石12克,淡竹叶6克,通草6克,苍术6克,陈皮10克,藿香6克,紫菀10克,前胡10克。

服药后,咳喘大减,夜能安卧,饮食有增。中鹄不更,继服上方,共进20剂,咳止喘平,诸恙皆瘥。

?

本案为湿邪内蕴,上痹肺气使然,其辨证眼目在于咳喘伴有舌肥苔腻、脉滑、纳呆腹胀。治应重在祛除湿邪,通调气机。前医用小青龙化饮剂,性过温燥,反助阳化热。定喘剂则治标而不治本,故终不能应。三仁汤方化湿、燥湿、利湿并进,加藿香以增芳香透达之力。又合平胃散以化中焦之湿浊。加紫菀、前胡以止咳平喘。本加减方对湿盛咳喘之证,屡用屡验。

-END-

扫码添加书茶医舍

回复会员

进入书茶医舍会员群

更多惊喜红包、礼品等你来抢~~~

:陈明,郭秀丽主编,温病名方验案说评[M].北京:学苑出版社,.7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kl/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