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文物在路上广州首列地铁文博专列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9月26日至10月23日,“读懂广州”地铁专列将在线运营。该专列是广州首列地铁文博专列——乘客可在乘搭地铁的过程中,通过“百件文物”的文图资料,轻松读懂广州城史。 此前,文博界也曾做出类似探索,如打造“博物馆之城”文旅如约专线大巴、在机场布展等,这些尝试和创新都是为了让文物“走出库房、走出展柜,来到市民身边”。 承载历史荣光的文物图片在车体两侧渐次排开 “咦!今天的车怎么有点不一样?” 26日10时02分,当广州地铁一号线西塱地铁站上的乘客们随着打开的车门进入车厢,不禁感到几分惊奇。 平时看惯了的车厢内饰今天全部“焕新”,而且每节车厢都不一样:一件件承载着广州历史荣光的文物图片在车体两侧渐次排开,旁边的说明文字无声地陈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各节车厢的地板变成了不同的花色,有满洲窗、有花阶砖…… 第一节车厢里,“百件文物读广州”的大字和镇海楼的大幅图片赫然入眼;车尾,一连串的互动式题目让人忍不住去挑战。 作为建城多年的名城,广州留下了多少珍贵的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将于9月27日开幕,由广州博物馆精选馆藏百件文物策划主办的“‘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将给大家提供一种全新视角的解读。26日,作为展览配套活动之一的广州首列地铁文博专列——由广州博物馆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打造的首辆地铁文博专列“读懂广州”在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发车。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专列以“百件文物读广州”为主题,通过广州博物馆藏广州历史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图文资料,向公众展现广州多年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以期让观众在乘搭地铁的过程中,可以轻松读懂广州城史。 共有六节车厢,打造“3D”沉浸式观展效果 专列共有六节车厢,每节车厢分别展示不同主题,其中第二至五节车厢,将文物图文资料及设计元素完美融合,以绿、蓝、褐、红四色为主色调,对应营造四种文化氛围,“(秦)十四年属邦”铭文铜戈、汉“蕃禺”漆盒、唐端溪箕形砚、宋“水军修城砖”、明“寒涛琴”等珍贵馆藏文物形象均在专列中精彩呈现。此外,还有独具岭南风味的元素:镬耳墙、青石巷、满洲窗、木棉花等,让乘客置身其中,领略如同3D沉浸式的观展效果。 “之所以选择地铁一号线,不仅仅因为它是年便开始运行的广州第一条地铁,对许多广州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也因为它的庞大客流量可以更好地将我们的展览传播出去”,朱晓秋表示,一号线每天客流量约万人次,对于致力于“打破博物馆围墙”的广博来说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可资借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能让博物馆体验更方便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国庆正好想带孩子看些好展览,今天真是太巧了,一上车就看到这个”,市民吴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这种形式很好,传播效果很好,也能给在地铁里的时间增加多一些好看的信息,不用总是刷手机了,哈哈!” “读懂广州”地铁专列自9月26日至10月23日在线运营。它是继年“匠心神巧——广作特展”、年“漫游镇海楼细数粤童谣——广州博物馆粤语童谣文化展”、年“指间的广州制造——‘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展”走进地铁文化长廊、年“画中话广府——广州博物馆藏外销通草画中的城市生活展”走进某商业广场之后,广州博物馆又一次通过优势互补的跨界合作,让文物走出库房、走出展柜,来到市民身边。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姚嘉莉 审读:王叶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12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科丨价值连城的常识大全,非常实用建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