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悟真记读书笔记四受寒的诊断与治
寒性收引,“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痉挛。寒邪袭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恶寒;寒邪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头痛;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收引有横向和纵向。“横向收引”好比水管变细,人体受寒,经脉、血脉也会收引变细,影响气血运行,出现局部经脉气血不通,出现疼痛;纵向收引,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受寒会变短,都会造成疼痛。 1冻疮是最常见的寒邪导致的疾病:心主血脉,心脏阳气不足,血脉运行不畅,受到寒邪侵袭,寒性收引,人体就生冻疮,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是治疗各种冻疮不可缺少的药; 2.祛寒要温补肾阳,心与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源头。温补肾阳法用桂附地黄丸; 3.脾胃受寒的表现:腹痛、腹泻; 4.颈部受寒的表现:颈部僵硬,颈椎病用葛根汤; 5.肩背受寒:肩周炎; 6.女性小腹受寒:妇科疾患—艾附暖宫丸(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对于经期后、月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小腹冷痛,腰膝酸痛等症状最为有效)。盆腔积液是寒性收引在三焦上的表现。三焦主水道,人体水液代谢都与三焦有关,小腹部受寒后,膀胱周围的油网因寒而收缩,水道不利,水液积蓄,造成盆腔积液。可用小茴香30g煎水,散寒行气。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作为学习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治病之处方,请勿盲目试药,因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a.com/tczyy/11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肝癌521复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